Search

多謝星島多謝水月一的訪問!
.
時代太壞,非走不可?畢業於倫敦Central S...

  • Share this:

多謝星島多謝水月一的訪問!
.
時代太壞,非走不可?畢業於倫敦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的香港唱作歌手黃靖,對所謂「出走」當然不陌生,但坦言「大家美化了英國」、「香港生活的確差了,但不代表在外地就會生活好了」,他於音樂元素濃郁的編作劇場《我們在此漂流》,嘗試為大家拋出,一個關於「出走」的課題。
  談到「出走」,許多人立即想到從一個城市移居另一個城市,但其實有更多形而上的指涉,譬如「走出Comfort Zone」,黃靖笑言,這場演出對於他們就有太多挑戰,好像踢踏舞,「我曾上過踢踏舞課,但最後沒繼續學習,很想征服它。」他特別喜愛踢踏舞的表現力,讓身體變成音樂一部分,「踢踏的動作,便是『出走』。」
  許多人對黃靖的認知,是一個音樂人,或時裝設計人,卻沒有太多人知道他也是個劇場人,中學時代已開始玩劇場,後來又在外地研讀舞台設計、舞台導演,然而那些日子,卻反而令他對導演產生恐懼,「當年身邊的同學都擁有豐富演藝經驗,有的是資深演員,有的是著名木偶師,有的是名導之後,課程也很高壓,我卻剛剛畢業,是個新人,受到很大衝擊,產生很大的信心危機。」
  他於是怕了當導演,一直迴避,在台上表演沒問題,總之不要導就好。直至2018年,在音樂獨腳戲《大愛密探》,既自編自導自演,也自彈自唱,「算是回歸劇場的一次嘗試,但全程只得自己,某程度上仍然是逃避。」他翌年又為浪人劇場的敘事音樂劇場《湖水藍》,負責音樂與表演,再來便是《我們在此漂流》,他坦言這趟對自己是重新定位。對於恐懼,最好的處理方法,便是直面它、擁抱它。

於工作坊揀蟀

  為了演出,黃靖去年舉辦一系列工作坊,從中揀蟀,也就是參與演出的CAL、 Olga Chung、陳莉寶、洪芷纓、Poey Fung、容兆霆,他坦言每一位都很獨特,有的是踢踏舞者,有的想法天馬行空,有的是唱作歌手,有的是演員。「他們在舞台上發亮,我就會很高興。」《我們在此漂流》也有現場音樂元素,全劇以六首新作貫穿,並收錄在《On Departure》專輯中,還印製黑膠唱片,現場限量發售。
  該劇另一特色之處,是以編作劇場形式創作,作為導演,黃靖笑說自己像在做遊戲設計,設計一些人物關係後,演出者便在綵排裏即興創作,他再作取捨。劇中亦有文學總監的角色,由填詞人、阿姆斯特丹大學文化分析學院博士候選人王樂儀擔當,她給他們一些練習,然後整理回應,寫成文本,黃靖形容,她譜出一首首音樂劇場的詩。

別放棄生活要求

  訪問時剛從荷蘭回港、仍接受檢疫隔離的王樂儀說:「『出走』對香港人可說是共同經驗,我們的上一代可能從內地來,家族的遷徙史包含了漂流的概念,也有不少港人因為工作關係,需要中港兩邊跑。」她還提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如果腳下的地方不同了,我們即使留在原地,又算不算是一場『漂流』?」
  跟黃靖一樣有外國留學經驗的王樂儀,現時以半年香港、半年荷蘭的狀態,以兩地為據地,「每次飛往荷蘭,都覺得香港侷促,很想快點離開,但到了荷蘭,又很想快點回來香港,畢竟我在荷蘭只是旅居身分,跟當地沒甚麼連繫。」但她不諱言因為有兩個據地,讓她多了距離審視香港,重新發現這個城市的有趣地方,「所以我不會選擇移民。」
  這個年代,有人出走,有人留下,黃靖此刻的選擇,跟王樂儀一樣,也是後者,「最好的作品,就是在最壞的時代誕生,不用刻意找題材,反而是太多題材逼你去創作。」《我們在此漂流》,不是叫大家從此漂流,「反而好像叫大家不要走!」王樂儀笑了起來,提醒大家,只要不放棄對生活的要求便好。
  或許我們也一樣,跳着剛學懂的踢踏舞,拖着這個城市,走路,猶如出走。

《我們在此漂流》
日期:8月27日(五)至29日(日)
時間:7:45pm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劇場
網頁:www.popticket.hk/event/the-drifters

文:水月一 圖:Jing Wong Creations LTD、受訪者提供
.

https://std.stheadline.com/supplement/article/2376295/%E5%89%AF%E5%88%8A-ArtCan-%E9%9D%9E%E8%B5%B0%E4%B8%8D%E5%8F%AF-%E5%94%B1%E4%BD%9C%E6%AD%8C%E6%89%8B%E9%BB%83%E9%9D%96%E7%B5%84%E7%8F%AD%E6%BC%94%E7%B7%A8%E4%BD%9C%E5%8A%87%E5%A0%B4-%E6%88%91%E5%80%91%E5%9C%A8%E6%AD%A4%E6%BC%82%E6%B5%81-%E5%94%B1%E6%AD%8C%E8%B7%B3%E8%B8%A2%E8%B8%8F%E8%88%9E%E8%B5%B0%E5%87%BAComfort-Zone


Tags:

About author
Graduated as a Theatre Designer and Director in London's Central Saint Martins College of Art & Design with First Honours, Jing Wong has honed his music style by rich music influences in London from Blues to Folk to Rock, but his main influences are Folk singer-song writers like Nick Drake and Damien Rice and recently Rock bands like White Stripes and Black Keys. He was the opening act for Belle & Sebastian, Kings of Convenience and Andrew Bird in their tour to Hong Kong, and played at Music Festivals such as the Clockenflap in West Kowloon promenade. He is signed to People Mountain People Sea and has released his first live album + EP in December 2012. His song ‘You are in everything I do’ was the theme song of film director Heiward Mak’s “EX”, and ‘Through the dark glass’ also appeared in multiple award winning film director Ann Hui ‘s movie “ALL ABOUT LOVE”. He just finished his second solo tour ‘My life as a Song’ to 15 cities in China in September 2014 and is releasing his second album in June 2015. 黃靖在倫敦中央聖瑪丁美術學院的舞台設計系以一級榮譽資格畢業,再到中央語言及戲劇學院進修舞台導演碩士學位。 曾多次與PIP Theatre合作做舞台設計和台前演出的黃靖也曾是個唱彈原創歌曲的街頭表演者。 音樂風格受英倫民謡唱作人Nick Drake和北歐小清新Kings of Convenience影響, 到近年迷上搖滾樂團White Stripes和Black Keys後破舊立新重新音樂定位為”Book Rock”. 2004 年已贏得通利琴行原音樂隊比賽的最佳原創歌曲和第二名,現在已簽了黃耀明的人山人海獨立唱片公司,並在2012年12月發表了首張專輯。 其歌曲在麥曦茵導演的電影 ”前度” 和 許鞍華的 ”得閒炒飯” 出現作插曲. 他亦分別在 2013 年十一月和2014年八, 九月完成了共二十四個城市的個人巡演, 現正籌備新專輯.
Singersongwriter/Near-Poet/Designer/Theatre Practitioner/Whisky Lover/Art Director
View all posts